澳门官方版棋牌娱乐平台

全国服务电话:400-699-0050

首页>>防雷法规
安徽雷电高发期:气象部门主导监管 多方协同推进防雷检测护安全!
source:TIME:2025-5-27 13:31:46 浏览量: 分享:

当前,安徽省已正式迈入雷电高发期,防雷安全形势愈发严峻。雷电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,一旦引发事故,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在此关键时期,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,肩负着重要使命,依法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和第三方防雷检测机构实施严格监管,全力确保防雷装置安全有效运行。


气象局防雷检测

一、气象部门:严守监管职责防线
资质管理——把好检测机构准入关
气象部门高度重视防雷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。在资质认定环节,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,对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、设备条件、人员资质等进行全面审查,确保只有具备相应实力和条件的机构才能获得资质。在日常监管中,通过定期检查、不定期抽查等方式,督促检测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检测工作,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,从源头上为防雷安全提供可靠保障。


重点单位监管——织密安全检查网络
对于油库、气库、化学品仓库、烟花爆竹企业、矿区、旅游景区等防雷安全重点单位,气象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。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这些单位,对防雷装置的安装、运行、维护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。督促重点单位严格落实防雷装置检测和维护制度,确保防雷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,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

执法检查——筑牢法律责任底线
针对未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、拒不接受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单位,气象部门坚决依法履行职责,严肃责令其限期整改,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。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,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,确保防雷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位,让各单位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
二、多部门协同:构建联动监管格局
依据“谁审批、谁负责、谁监管”和“三管三必须”(管行业必须管安全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)原则,各行业主管部门与气象部门紧密配合,共同筑牢防雷安全监管的坚固防线。


住建部门在新建、改建、扩建工程的防雷安全监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从工程规划阶段开始,就严格把关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,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防雷安全要求。在工程竣工验收环节,认真检查防雷装置的实际安装和运行情况,只有通过验收的工程才能投入使用,从源头上杜绝防雷安全隐患。


应急管理部门将防雷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,督促企业切实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。通过定期检查、专项整治等方式,推动企业加强防雷安全管理,提高企业的防雷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
文旅、教育、交通等部门则聚焦于旅游景区、学校、机场、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安全管理。加强对这些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,指导其完善防雷安全设施,制定应急预案,确保在雷电天气下能够保障人员安全。


三、企业主体:压实防雷安全责任
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作为防雷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,必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。


要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防雷检测工作,严格按照易燃易爆场所每半年1次、其他场所每年1次的要求执行。通过定期检测,及时掌握防雷装置的运行状况,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

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,明确各级责任人,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。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和维护流程,确保防雷装置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、有人管理。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,要及时记录并处理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

一旦检测发现防雷装置不合格,必须立即组织整改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整改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,确保整改后的防雷装置符合安全要求。


四、社会共治:凝聚防雷安全合力
气象部门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防雷安全监督中来,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,对公众举报的防雷安全隐患及时进行调查处理,并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。同时,充分利用媒体、网络等多种渠道,广泛开展防雷科普宣传活动。通过发布防雷安全知识、案例分析等内容,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,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雷电天气,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、共同参与防雷安全的良好氛围。


防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,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。气象部门将持续强化监管力度,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,共同推动防雷检测工作朝着规范化、标准化的方向迈进,确保全省防雷安全形势持续稳定。各相关单位务必充分认识到防雷安全的重要性,严格落实各项防雷安全措施,携手共进,共同筑牢雷电灾害防御的坚固屏障,为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。

返回列表
下一篇:立法亮剑!江苏:拟立法严打含防雷检测等"低价检测"乱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