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门官方版棋牌娱乐平台

全国服务电话:400-699-0050

首页>>防雷常识
一、二、三类别混合建筑物的防雷分级与防护措施规范解读!
source:TIME:2025-5-19 15:06:19 浏览量: 分享:

根据国家标准GB50057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,建筑物防雷分类需综合考虑其重要性、使用性质以及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,划分为第一类、第二类和第三类。当一座建筑物内同时存在不同类别的防雷区域时,需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其整体防雷类别并采取相应措施,以确保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。



防雷分类与措施规定:


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判定

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%及以上,则该建筑物整体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。

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判定

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面积占比小于30%,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面积达到30%及以上;或两类面积均不足30%但总和超过30%时,建筑物整体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。

特别要求: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,仍需采取第一类的防闪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。

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判

若第一、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面积总和小于30%,且该区域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,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。

特别要求:对第一、二类部分仍需采取各自类别的防闪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;若可能遭直接雷击,则需按各自类别采取完整防雷措施。

局部防雷区域的处理原则:

当建筑物内局部区域可能遭直接雷击时,应按其具体防雷类别采取独立防雷措施。

若局部区域不可能遭直接雷击,可仅针对闪电感应和电涌侵入采取相应措施,无需防直击雷。

若防雷建筑物部分总面积占比超过50%,则建筑物整体应根据主导防雷类别划分为第一类或第二类。


科学划分建筑物防雷类别并采取差异化措施,是确保防雷安全的关键。设计时应严格遵循GB50057标准,结合建筑实际布局和雷电风险分析,合理选择防护策略,以最大限度降低雷电灾害风险,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。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滁州防雷检测项目需要具有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吗?
下一篇:全面解析建筑物与大型设备防雷检测的重要性